2021年4月10日 星期六

【看不懂題目/文章、寫錯字、學習跟不上,不是孩子的錯】


 

孩子在家在學校已經花了許多時間心力學習

家長也很用心的陪伴

但還是常常會收到詢問:

「為什麼常常寫錯字、認得的字很少」

「每次遇到描述較長的題目或是應用題就卡關」

「抓不到題目或文章的重點...」


【閱讀能力並非天生,後天學習很重要】


很久以前人類就開始用口語溝通,

相對晚期才開始發展書面文字


我們並不是天生會閱讀,

而是需要透過多次練習學習去 #強化腦中閱讀的迴路


精熟的閱讀背後是環環相扣:

@語言理解

@文字辨識

@國字-發音-字意的對應
@對閱讀內容的背景知識
@理解詞彙量

@識字量
@分析語句架構

@根據前後推理的能力...等


【大量閱讀不是萬靈丹,應找出核心問題】


對 #語言發展較慢 或是 #有閱讀障礙 的孩子來說

單純給予大量讀物或是反覆閱讀,

不見得符合孩子當下的能力,也可能導致過多挫折感


早期發現困難並分析在閱讀中的哪些環節出現困難,

才能儘早針對問題做改善。


如果不確定是閱讀中的環節出現困難的話,

可以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協助喔!


2021年2月9日 星期二

【小手學注音】注音學習三要素

 

當孩子開始學注音
首要之務就是要先📍熟悉注音符號
對這些符號具有足夠的熟悉度之後
進入下一階段學習拼音規則時
較不容易產生挫折感
大腦能專心於拼音規則,
而不用花太多額外力氣回想注音發音
最後加上四聲調
組成完整的拼音架構
🔎那要怎麼熟悉注音符號呢?
1️⃣認識注音的功能:
讓孩子知道不同注音有各自對應的發音、
平時說的字可以用注音標示
(從ㄅㄆㄇ開始簡單示範發音,
用有注音標示的繪本邊念邊指給孩子看)
2️⃣加強注音符號-對應發音的連結:
大腦能將形音做連結(符號-發音),
並透過學習/練習越來越熟練
(可以透過圖卡:
單字聯想”獅子ㄕ”、
形狀聯想”ㄕ長得像蛇”、
字音+字型聯想”帽子ㄇ”
邊念邊用手跟著寫...加深印象)
3️⃣比較熟悉後就可以按難度依序嘗試:
聽聽看找出注音
->讀出符號
->聽寫符號
⭐️小手老師貼心小叮嚀
🌏每階段練習可以鎖定1~3個符號為一組,避免混淆
🌏形狀像(ㄋㄎㄘ)或聲音像(ㄕㄙ)的符號
可以挑出來為一組比較差異
🌏讀有注音的繪本時可以指定特定注音符號,
讓孩子找一找

熟悉各個注音符號後
開始學習組合不同符號、拼音
最後加上聲調(ㄧ二三四輕聲)
很多孩子常在這裡卡關,
今天小手老師用 #ㄅㄆㄇ拼讀疊疊卡 來示範,
白板、注音磁鐵也都能拿來練習喔!

https://reurl.cc/ynm6bM
(以上facebook原文有影片檔)

1️⃣分類
聲母(ㄅㄆㄇ等...放在注音的最上面)、
韻母(一ㄨㄚ等...放在注音下面)
2️⃣讀出二拼
有系統的先固定聲母變換不同韻母,
如:ㄅㄨ、ㄅㄚ
3️⃣ 結合韻
(ㄧㄢ、ㄧㄥ)
4️⃣讀出三拼
(如:ㄅㄧㄢ、ㄅㄧㄥ)
5️⃣拆解聽到的音
(聽到”邊”,拼/寫出ㄅㄧㄢ)
當孩子開始能讀出二拼後,
6️⃣則可開始加入聲符(ㄧ二三四輕聲)練習
✨小手老師貼心小叮嚀
將拼出來的字,跟有意義的字做結合效果更優
如:ㄇ+ㄚ=ㄇㄚ,媽媽的媽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希望大家都能讀得愉快有所收穫,
按讚粉專追蹤之餘也歡迎🌐轉發
分享給家裡有孩子正在學習拼音的朋友喔!


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

讀寫有三寶:兒歌、招牌、繪本好








【文字版】

除了加強聽說能力(口語理解表達)以外

要怎麼從還不認識字時,

培養孩子的讀寫能力呢?


今天跟大家分享我的讀寫三寶:兒歌、招牌、繪本好


👉兒歌,怎麼唱?

  • 加強聲韻覺識能力,開始注意字音、增進拼音概念

一起唱有押韻的兒歌、讓孩子唱韻腳

(範例1:星期一,猴子穿新「衣」; 星期二,猴子肚子「餓」)

(範例2:王老先生有塊地,咿呀伊呀「呦」,他在田邊養小雞,咿呀伊呀「呦」)



👉招牌,怎麼看?

  • 從生活中發現書面文字


引導孩子注意生活中的文字:

常去的店的招牌、

搭車的站名站牌、

餅乾飲料包裝、

自己名字、幼兒園名字


👉繪本,怎麼讀?

  • 培養一字對一音、文字對圖片的概念


家長指著文字讀繪本,

也可以帶著孩子的手邊念邊指


Last but not least,

當孩子疑似語言遲緩或是有明顯拼音、閱讀困難時,

早期接受有系統的語言治療是很重要的!

語言治療能協助分析孩子是在閱讀的哪個層次出現困難

(聲韻覺識、文字辨認、形音義連結、段落篇章理解...)

才能給予適合孩子的加強策略喔!


希望大家都能讀得愉快,

也歡迎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喔!

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

如何選擇適合的練習難度?

 這是我常被問的問題前五名

舉凡想加強孩子的語言能力,該怎麼選擇適合的教材?

要看什麼繪本?字多一點的可以嗎?


今天就借用心理學家Vygotsky提出的概念來跟大家分享





簡單來說如圖示

目前已具備的程度(紅)

給一些引導就能達成(黃)

無法達成(藍)


當我們希望增強某些能力時

黃色區域就是蠻好的練習內容

這個區域概念類似潛能,被稱為ZPD -近側發展區


「一開始辦不到,但旁人給引導就能成功

慢慢的褪除協助,最後不用幫忙就學會了!」


因此適當的

評估目前程度

選擇特定引導方式

褪除提示的速度

就顯得格外重要


我通常會先透過動態評估(dynamic assessment)

比較不同引導方式後的進步效果跟正確率

根據孩子反映及時調整修正

更準確的找出孩子的ZPD才能事半功倍啊!


#每次評估腦袋都超高速運轉

#然後擠出每個孩子都不同的白話建議

#所以我說那個建議拜託認真聽啊~

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

小手老師『玩』語言part2


繼上次的反應熱烈


今天我又從教具箱裡拿出寶貝和大家分享了!


同時是書本又是玩具的「手機有聲書:說話遊戲」


繪本共讀的時候還能搭配玩具


孩子都目不轉睛


這本書裡的動物聲音是我聽過最擬真的


而且每一頁都設計了不同的打電話情境

(邀請、點餐、道歉、報警...等等)


利用腳本訓練與角色扮演

來加強 #語言互動 #溝通主動性 尤其好用



怎麼玩?


請孩子扮演打電話的人- 

練習描述狀況傳達給聽者(口語表達)


請孩子扮演打電話的人- 

練習注意聽他人的說話內容(聽理解)


還可以進一步詢問要打給誰?做什麼?發生什麼事?

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

這是口吃嗎?孩子口吃怎麼辦?

 我.我..我今天在學校做卡片喔!

2~5歲這個階段,
可能因為學習的語彙和句法類型大量增加,
少部分的孩子會出現 #發展性的說話不流暢(正常現象)

#口吃(stutter) vs #正常的說話不流暢 之間的區分
則需要語言治療師的進一步評估

為什麼會口吃?
目前的研究傾向與許多因素都可能有關,
包括:遺傳、個性、語言能力、言語能力、環境...。

什麼情況建議尋求語言治療師的評估?
懷疑孩子有口吃
1. 結巴的情形持續半年~一年以上
2. 結巴持續變嚴重
3. 孩子在說話時出現緊張、過度用力
4. 孩子開始因為結巴而避免說話
5. 家人也有口吃的經驗

語言治療可以做什麼?
根據孩子口吃的狀況與年齡的不同
有不同的治療介入策略,分為
👉間接治療-給予家長對話技巧、環境改變建議
👉直接治療-讓孩子進行言語練習:放鬆構音器官、調整語速...等等方式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般來說,孩子說話不流暢時,我們可以怎麼應對?

🧐大家覺得下面的描述哪個才對呢?#歡迎FB留言看解答

1. 請他再說一次、慢慢說、想好再說
2. 放慢自己的語速、多給些暫停與時間等孩子回應

謎之聲A:我覺得是1 !  
謎之聲B:我覺得是1+2
謎之聲C:我覺得都不對耶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

小手老師玩語言

作為一個語言治療師,深深感受到玩具的魔力

適合的玩具能大大增加孩子開口的次數或配合治療的動機

以玩具作為包裝, 絞盡腦汁把不同的語言訓練結合進玩法與活動裡面 就是我的日常

有了給孩子更棒的治療教材這麼冠冕堂皇的理由

『啊這個好適合還不會說話的孩子、哇這個好適合練結合句型...』

 每次經過玩具店、書局、逛網拍我都要左手抓右手

 不知不覺私藏的教具還是累積了好幾箱... 

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愛用教具之一 費雪的貪吃學習可愛怪

 蠻適合一歲以上~幼稚園的孩子  

無論是數字/數量/顏色 常用物品命名(葡萄、果汁...) 

身體部位(眼睛、嘴巴) 動作(吃餅乾、滾下來、放進去、打開) 

簡單問句回應(小怪獸要吃什麼?) 

 都能練習到喔!


玩法影片: